检查轨压传感器的供电:将点火开关置于OFF档,拔压传感器接头。再将点火开关置于ON档,测量传感器接头电源线213对地电压,正常电压在4.9-5.1V之间。
检查轨压传感器信号线214端是否开路:用万用表测量插头针脚2的电压,正常为4.9-5.1V;
检查轨压传感器信号线214对电池短路:关闭点火开关,拔下ECU端插头2,打开点火开关,用表测量ECU线束端214电压,正常为0;
检查轨压传感器电源线213端和轨压传感器信号线214是否短路:用表测量ECU线束213和214之间电阻,正常为无穷大;
检查轨压传感器底线212是否开路:关闭点火开关,插回ECU插头,用表测量插头针脚1对地电阻,正常为0;
检查轨压传感器内部是否开路,若不行更换轨压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原理:
湿度传器湿敏元件主要电阻式、电容式两类。
湿敏电阻:基片上覆盖一层用感湿材料制成的膜,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在感湿膜上时,元件的电阻率和电阻值都发生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即可测量湿度。
湿敏电容:用高分子薄膜电容制成的,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聚、聚酰、酪酸醋酸纤维等。当环境湿度发生改变时,湿敏电容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使其电容量也发生变化,其电容变化量与相对湿度成正比。
湿度传感器测量精度:
和测量范围一样,测量精度同是传感器重要的指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传感器来说就是上一个台阶,甚至是上一个档次。因为要达到不同的精度,其制造成本相差很大,售价也相差甚远。例如进口的1只廉价的湿度传感器只有几美元,而1只供标定用的全湿程湿度传感器要几百美元,相差近百倍。所以使用者一定要量体裁衣,不宜盲目追求。
生产厂商往往是分段给出其湿度传感器的精度的。如中、低湿段(0-80%RH)为±2%RH,而高湿段(80-100%RH)为±4%RH。而且此精度是在某一温度下(如25℃)的值。如在不同温度下使用湿度传感器.其示值还要考虑温度漂移的影响。众所周知,相对湿度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严重地影响着空间内的相对湿度。温度每变化0.1℃。将产生0.5%RH的湿度变化(误差)。使用场合如果难以做到恒温,则提出过高的测湿精度是不合适的。因为湿度随着温度的变化也漂忽不定的话,奢谈测湿精度将失去实际意义。所以控湿首先要控好温,这就是大量应用的往往是温湿度一体化传感器而不单纯是湿度传感器的缘故。
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的控温手段,或者被测空间是非密封的,±5%RH的精度就足够了。对于要求控制恒温、恒湿的局部空间,或者需要随时跟踪记录湿度变化的场合,再选用±3%RH
以上精度的湿度传感器。与此相对应的温度传感器,其测温精度须足±0.3℃以上,起码是±0.5℃的。而精度高于±2%RH的要求恐怕连校准传感器的标准湿度发生器也难以做到,更何况传感器自身了。物质研究中心湿度室的文章认为:“相对湿度测量仪表,即使在20-25℃下,要达到2%RH的准确度仍是很困难的。”